巡回审判非法狩猎案,把生态法治课送到家门口

2025-09-05 09:45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188

微信图片_2025-09-08_092747_810.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野生动物资源,8月27日,嘉鱼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狩猎案。将审判庭搬进村委会,让村民在“家门口”直观感受法律威严,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被告人张某甲、张某乙父子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猎工具铁制捕兽夹狩猎华南兔70余只,破坏野生资源,并向胡某某(另案处理)的餐馆出售,二人共获利7200余元。

庭审现场,20余名村民围坐旁听。庭审中,两位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父子俩坦言:“以为抓几只兔子换点钱是小事,没想到既毁了生态,又犯了法。”他们当庭认罪认罚,懊悔不已。

“非法狩猎、买卖野生动物,轻则罚款,重则坐牢。”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向村民普及法律法规。“以前总觉得山里的兔子随便抓,今天才知道这是违法的!”村民李大叔的话引发共鸣,不少旁听人员纷纷表示,这场庭审就是一场接地气的法治公开课,用身边事讲清大道理,今后一定要树牢法治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法官提醒

生态保护无小事,莫因小利触红线。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广大群众应增强生态保护和法律意识,坚决抵制非法狩猎、买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自觉做到“不打猎、不买卖、不食用”,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举报,共同守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