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战斗在“疫”线

2020-03-07 15:25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549

    一声“到”,一生“到退伍不褪志,退役不褪色他积极应战参与疫情防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的本色和风采

1.jpg

韦利民,1997年加入中国武警,2019年12月转业到市中院,是一名有着二十一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和军人的承诺。

3月5日,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倪贵武、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熊震赴崇阳县看望市中院驻崇阳县流行病学调查队队员韦利民同志。倪贵武同志对流调所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并对韦利民同志冲锋在前、敢于担当的精神予以高度赞扬。

主动请战,积极加入疫情阻击战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我在入党时宣过的誓词,也是我要用终生来践行的使命”,韦利民同志在第一时间奔赴防控一线岗位时说道。

为抗击疫情,市中院决定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韦利民同志得知消息,第一个踊跃报名,他被安排到温泉岔路口社区开始了入户排查工作。秉着不能漏掉一人,也绝不能漏掉一处传染源的工作态度,他每天在小区挨家挨户收集信息,给居民测量体温。有时一天下来自己都不知道衣服汗湿过几回了,这一干就是十多天。

2.jpg

服从安排,不畏疫情防控危险

2月10号,因市疫情指挥部工作需要,咸宁市成立了流调组,主要工作就是奔赴各县市区开展一线流调工作,韦利民同志被抽调到崇阳县流调组。虽然流调工作需要接触确诊病人及疑似病人,常常要把自己置身于高风险感染的危险之中,但是韦利民同志在接到工作安排后,毫不犹豫服从安排,他深知要阻断病毒传播,就要及时控制接触人员和隔离发热人员,因此在工作中他总是认真仔细地询问这些病例患者,及时记录跟进。

3.jpg

抽丝剥茧,揭示疫情的传播面纱

每接收一起任务,作为流调队员都会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病毒状感染者进行细致地询问:发病时间,地点,治疗情况,居住的家庭与周边环境,生活习惯,相关暴露情况,去过哪些地方和哪些人接触过。

在对肖岭乡肖岭村八组确诊患者谢某的轨迹调查过程中,通过询问走访确定了密切接触者16人,但是还是没有找到病毒传染的途径,为了切断传染源,韦利民先后三次赴肖岭村八组现场走访,乡卫生院排查,最终确定密切接触者28人,如此详细的调查并非无用功,为的就是将一个个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勾勒出患者行动轨迹,为控制疫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4.jpg

加班加点,与蔓延的疫情赛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患者王某在凌晨两点发病前往医院就诊,经临床确诊后,流调组第六小组接到调查任务,韦利民马不停蹄驱车接上小组成员后,前往医院以及患者居住社区开展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15人,完成流调工作报告时,已经是早上7时30分了。

    2月14日,在对确诊患者熊某密切接触者流调工作任务后,韦利民与小组成员驱车赶往熊某居住地崇阳县白霓镇某村进行入户调查,从上午9时至下午3时在太阳底下穿着防护服持续工作六小时,不能吃饭,不敢喝水,走访完全村40多户,确定密切接触者30人。

5.jpg

牺牲奉献,无怨无悔

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韦利民同志作为一名冲锋上阵的战士,他是优秀的。然而,对于他的家人来说,他是不合格的。家里有七十多岁的母亲和只有两个月的孩子。在疫情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家人此时此刻需要他的保护,更需要他的陪伴。作为父亲、儿子、丈夫,他对家人充满了愧疚。

    由于疫情工作的紧急性,韦利民同志在一线岗位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走之前只有两个多月的宝宝一晃已经会咿呀咿呀地对着视频里的爸爸笑了,每次看到微笑的宝宝,韦利民就更加觉得亏欠家庭。不能与家人见面,只有在视频中再三叮嘱妻子,要照顾好母亲和小宝宝。妻子默默地守着这份厚重温暖的叮嘱,对他充满理解和心疼。

韦利民同志作为政法战线上的一名流调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疫情防控流调工作中,认真查找密接者,为切断传染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用自己逆行的背影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的忠诚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