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中院获最高院点名表扬!全国100家!

2020-09-07 07:54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557

1.webp.jpg

2.jpg

3.jpg

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外景

4.jpg

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调研市人民调解中心法官工作室

5.jpg

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法官工作室法官正在开展工作

10.jpg

6.jpg

7.jpg

召开全市法院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8.jpg

防疫期间,咸宁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倪贵武实地察看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等各项工作情况

9.jpg

咸宁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

为鼓励先进、激励队伍,深入推动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等100家法院获表扬。

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是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近年来,咸宁中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和最高人民法院、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高标准建设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高起点完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高质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一、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咸宁中院积极争取市委领导、市政府重视支持,探索出一条“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主导、司法(局)管理、法院对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在调解中心派驻法官工作室,进行诉调对接、开展速裁快审。

多元解纷的政治主导作用充分彰显。短短半年时间,人民调解中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源于“五个得益于”: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做决策、把方向、建机制、定机构、给编制;得益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将调解中心运行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得益于市委政法委的亲自主导,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亲自抓,协调统筹各单位,把调解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考核;得益于省法院精心指导,多次推介咸宁做法;得益于市司法局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始终居于统筹各方、领导创新的关键地位,在明确改革方向、整合解纷资源、提高解纷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多元解纷的司法助力作用充分彰显。两级法院派驻法官工作室入驻调解中心以来,共委派、委托调解案件844件,其中市中院委派委托240件,调解成功199件;咸安区法院委派委托604件,调解成功249件;其中申请司法确认57件。出台《关于民间借贷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将该类案件引入调解中心,强化多元解纷合力。

多元解纷的辐射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咸宁市人民调解中心的做法正在向各地广泛宣传辐射,逐步汇集起全社会纠纷解决资源的强大合力,共同引领建构起具有湖北特色的纠纷解决体系。

二、全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拓展立体式诉讼服务渠道。围绕“厅网线巡”立体式建设思路,全市两级法院建成现代化诉讼服务大厅,面积达3700余平方米,大厅设置安检通道、诉讼引导等六个功能区,开展立案、查询、材料接转等15项“一站式”诉讼服务;依托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电子法院,实现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阅卷等功能。

推进集约式辅助事务管理。配置“智能云柜”,分案卷宗、送达文书、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均可以通过“智能云柜”收转,输入验证码即可开柜取物,便利、安全、高效,使司法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部分基层法院还创新推进司法鉴定、财产保全、集中送达职能整合至诉讼服务中心,探索部分案件司法鉴定、财产保全、集中送达前置,有效提高了司法效率,一定程度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

落实一站式便民利民举措。为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便民利民,咸宁中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导诉台,配备一名导诉员引导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引、导诉对接,辅助当事人利用大厅自助立案设备自助立案,做到当场立案、一次办结,全市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8.5%以上。利用法院互联网、官方微博等现代信息传输平台,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高效率的司法信息公开服务,有效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案件审理的渠道。

三、统筹推进“一站式”智能信息平台建设。咸宁中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以“一站式”建设需求为导向,注重信息化应用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切实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积极建设,强化应用。集中部署数字法院业务系统,开通流程节点短信推送、催办功能,完成了与科技法庭系统的数据对接工作,实现庭审录像和笔录自动回填办案系统。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平台、统一送达平台、信访管理平台、指导中心信息平台等十一个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一站式”建设质效分数得到显著提升。

横向互通,信息共享。一是配套“雪亮工程”。积极探索将可开放视频接入综治中心视频共享平台的解决方案。二是开通法检专线。2020年4月24日,咸宁中院首次线上开庭审理了10件减刑假释案件,法院、检察院、监狱三方视频连线同步参加。三是铺设外部专网。在市调解中心建设科技法庭,并将逐步完善成为共用音视频设备并集司法仲裁、法院内网开庭、互联网调解、互联网开庭等应用于一体的“调解审判多功能法庭”。

科技助力,严控疫情。一是实现自动测温管控。疫情发生后,咸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均配置了多功能自动测温仪,诉讼群众测温一次性完成。二是积极推进在线诉讼。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上立案、云间审判、远程查控、电子送达等审判执行活动,三是创新开展线上培训。启用QQ课堂等在线直播培训模式,集中指导全市法院在线诉讼和涉疫案件审理工作,在线培训人员达到1292人次。

咸宁中院举办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应用及2.0版诉服质效评估体系视频培训会议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二是在诉调对接机制上下功夫。三是在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四是在着力向基层延伸上下功夫。五是在提高效能上下功夫。六是在加大宣传力度上下功夫。七是在强化党建阵地上下功夫。八是在诉服中心建设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