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巧治“气不顺”
——只为给你更高效的公平正义

2019-09-26 08:47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341

1.jpg

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原是商界合作多年的好伙伴,因为合作纠纷,从2015年起,历经一审、二审、再审驳回到再审,诉讼历时四年多,只为争一口气。法官巧调解,双方气顺了,案子也结了。

2.jpg

该案主审法官王凯群通过庭审调查和庭后交流,发现该案有较好的调解基础,将双方组织到一起,从合作友谊、人情面子谈到客观事实,直击双方的内心,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申诉人李某主动向被申诉人表达了歉意,双方的表态都流露出对过去友情的留恋和对簿公堂的遗憾。王法官趁热打铁,适时提出调解方案,这几位诉讼多年的老伙伴终于握手言和。

坊间经常笑谈法官管天管地管空气,还要专治各种“气不顺”。为争一口气而对簿公堂的,法官见到的还真不少。

9月20日,咸宁中院民三庭就成功调解了一起为争一口气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程某与陈某按协议约定施工,陈某欠程某租金,程某多次催讨无果,诉至法院。一审判决陈某支付程某租金29500元,陈某不服,上诉至市中院,陈某指出程某施工过程中未达到协议约定的单日工作量,应予扣减部分租金。庭审中,审判长赵斌判断双方当事人纠结的并非是租金数额,可能为的就是一口气,只要气顺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他让双方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当事人在陈述自己理由的同时也能倾听对方合理的发言。主审法官沈朝明趁热打铁,及时做当事人调解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解开心结,陈某主动提出月底前一次性支付程某25000元租金,程某点头同意,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一笑言和!

法官巧调解,专治各种“气不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办案中,法官都是因案施策多措并举提升审判质效。

3.jpg

9月20日当天,咸宁中院民三庭审理的另一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审判长赵斌当庭宣判,得到双方当事人高度评价。当庭宣判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反映出法官高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是法官大量的庭前准备工作、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审判经验等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2019年是咸宁中院司法能力提升年,全市两级法院奋力拼搏,切实提升审判质效,不仅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更让这份公平正义更及时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