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共话成长 ▏“以善良之心处理案件,会让裁判更接地气”

2020-08-03 11:03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372

1_编辑_编辑.jpg

2_编辑.jpg

7月29日,咸宁中院召开导师制座谈会,“前浪”“后浪”齐聚一堂,师徒共话成长。一起来看看第二对师徒的对话吧!

信访能手带出来的信访“小达人”

前浪

师傅:汤兆光(市中院立案二庭庭长)

去年八月份我被授予青年导师的称号,我认为这是一种荣誉,是院党组对我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我本身也喜欢与年轻人交流,所以我经常与立案庭的几位年轻人讨论案件,集思广益,案件的法律关系越讨论越明朗,往往越多人参与讨论,最后做出的判决也越发合乎实际。

立案二庭主要工作有信访接待、再审审查、各级领导交办件的处理,事情繁杂,任务重。程美兰是我带的法官助理,一直以来,我认为作为年轻人,她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都很高,工作纪律意识非常强,工作中能吃苦能吃亏,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2019年被省法院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今年被院里评为优秀党员。在办案业务工作中,她勤思善学好问,司法辅助业务做得很周全,文书制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经过锻炼,无论多么复杂、疑难案例能够提出自己独立的观点,而且有些观点对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具有建设性作用,形成了务实严谨的法律思维,我认为这点为法官职业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做群众工作方面,我们信访窗口单位锻炼更多,我是看着她不断进步的,从一开始惧怕、推脱到现在的坦然、淡定,面对各类来访,也能够更加妥善的处理,经过一年的磨练,群众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当然也有一些建议,希望她能够更加自信,既要埋头做事也要抬头看路。

建议:1.将导师制在市中院和各基层法院推广,让更多的青年干警受益;2.建议青年法官实行轮岗,通过各个岗位的锻炼,接受不同导师的指导,开阔思维、增长见识、积累经验;3.建议让法官助理更深入参与到办案工作中,比如上法官联席会的案件,由法官助理来汇报。

后浪

徒弟:程美兰(市中院立案二庭法官助理)

导师制是在2019年8月份实行,而事实上汤庭长从2018年3月份到立案二庭担任庭长开始就如导师一样指导我,至今,在汤庭长悉心指导我下,我起草复杂的一审文书4件,二审文书51件,再审审查文书40件,在信访工作中,也是耐心教我技巧和方法。我个人受益匪浅,不仅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在纠纷疏导、矛盾化解等综合素质方面也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要以法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点也是汤庭长经常这样要求我,汤庭长要求我坚持写成长笔记,尤其把案件讨论的情况记下来加深印象,后期遇到类似的案子也能快速找到思路。在平时辅助办案中,受导师的潜移默化,我自己也开始做到认真阅卷,撰写阅卷提纲,弄清楚法律关系,归纳争议焦点,初步掌握了化繁为简,抓住案件关键,避免被代理意见误导等技巧。在文书起草方面,导师的严格要求让我受益匪浅,汤庭长对裁判文书的格式、正文的逻辑性和前后一致性,用词精准性要求均非常高,他对自己经手的每一份文书都会逐字逐句修改,所以经过严格训练,我在文书行文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是要以善良人的眼光去看待案子。每件案子的背后都有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案情,所以我们在办理案件时应尽可能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甚至一些与案件无关的背景,比如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当时的社会环境、可能存在的风险等等。足够了解案件情况,以一颗善良之心去处理案件,会让我们的裁判更为接地气,更能让普通老百姓信服,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三是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当事人。每一个来法院打官司的当事人都是依法寻求帮助的,我们作为法院干警,应该给予最大帮助,尽最大力量缓解矛盾,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他们,这点是我作为信访部门一员感触最深的一点。当然在接待当事人,做当事人工作方面,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积累,在方式方法上还有待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