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市直机关“十佳红旗党支部”和“十佳星级党员”评选颁奖活动圆满举行。此次活动共有市直523个支部和11369名党员参与推荐,“十佳星级党员”分别评出勤奋学习之星2名、文明传播之星3名、服务基层之星3名、乡村振兴之星2名。其中,市中院刑一庭副庭长陈荣获评“十佳星级党员”勤奋学习之星荣誉
陈荣:既是铁面“女包公”,也是温情的“法官妈妈”
陈荣,现任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她坚守刑事审判工作20余年来,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曾成功承办辖区涉黑、涉外刑事第一案等众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创造了咸宁刑事审判多项第一。特别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圆满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一片丹心献给党,满腔关爱护幼苗,陈荣积极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法官妈妈”。多年来,陈荣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委省政府“模范公务员”、咸宁市政法委“最美女法官”、咸宁“改革开放40周年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并荣记个人二等功。
△图为陈荣在开庭
她是铿锵玫瑰,在扫黑除恶一线绽放
一个涉黑案件,持续工作到凌晨6点,写下20万字的阅卷笔录,腰椎、颈椎疼痛难忍,打着护腰带写下3万多字的优秀裁判文书……这只是陈荣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她是单位领导眼中的“铁娘子”,当事人口中的“女包公”。因为深爱这身法袍,她宛如一支铿锵玫瑰,绽放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线。
“没有地方可以关得了我。”被告人王军军叫嚣道。王军军、候贞毅等涉恶犯罪集团案,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咸宁中院受理的首件涉恶刑事案件。该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王军军从2017年至2019年,先后流窜至福建南安、湖北武汉等多地,实施组织卖淫、强迫卖淫、拐卖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陈荣承办该案之初,首先面对的是王军军如何羁押的棘手问题。因王军军患肾衰竭五期,每天需做3次透析,多次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又多次被取保,如何对其有效控制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
在获悉王军军被监视居住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某公寓内,但执行机关对其并无有效的监控手段后,陈荣通过深入研判、评估风险,认为对其异地监视居住可控性差、风险大,果断提出在咸宁市某医院病房内对王军军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方案,达到了既对被告人能有效控制,又可对被告人及时治疗的目的。通过多方协调,在该案立案3天后,被告人王军军被依法传唤到咸宁市某医院病房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其嚣张气焰被及时遏制。
羁押问题解决后,公安机关每天派警力轮流在医院值守、王军军透析需巨额医疗费等问题又凸显出来。既要加快审理进度,又要确保案件质量。面对巨大压力,陈荣骨子里不服输、不怕苦、不怕累的斗争精神再次被激发。
王军军一案卷宗18卷,单是阅卷工作量,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荣挑灯夜战,对摞得高高的案卷材料一一仔细查阅,厘清脉络,抽丝剥茧,几十笔犯罪事实、近千份证据被一一梳理,一场白加黑、五加二的体力与意志的马拉松再次打响了发令枪。庭前她阅看全部案卷,做了近20万字的阅卷笔录,用心吃透案情,捋清法律关系,制定详细、充分的庭审预案。庭审期间,她准确把握控辩双方争议,合理控制庭审节奏,确保整个庭审有序进行。上午庭审结束,中午草草吃完盒饭,还来不及打个盹,就立即投入到下午的紧张庭审中。休庭后,身体透支已超极限,但容不得丝毫喘息,仍立刻投入紧张的文书写作中,经常坚持工作到凌晨。
由于长时间保持不动的坐姿,她的腰椎、颈椎的老毛病日益加重,只有绑上护腰带坚持。在毅力和信念支撑下,她撰写出近60余页、3万余字的优秀裁判文书。
△图为陈荣在加班写判决书
她是“学习达人”,业务指导开“良方”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陈荣庭长,那肯定是‘专业’。”“她酷爱学习,喜欢思考,看完案卷,她总是仔细推敲,能把一个细节思考很久。”同事眼中的陈荣办案能力强,业务精湛。
在陈荣办公室的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满了一本本法律书籍,书中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注释。
“大部分的法律条文,陈庭长都烂熟于心;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她总会在第一时间研读学习;每一次业务培训,她做的笔记是最全的,她是我们院里名副其实的‘学霸’。”
市中院干警龚慧说。
由于陈荣的好学,对法律知识有股孜孜不倦的追求劲,让陈荣的法学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能从容应对各种新类型的疑难复杂案件,能抽丝剥茧分析出每一起案件的法律关系。所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陈荣就肩负起了多家基层法院、多起疑难案件审理的业务指导工作。
通山县法院审理的程金柱等18人涉黑案、通城县法院审理的徐平保等10人涉黑案、龚江勇等10人涉恶犯罪集团案、咸安区法院审理的阮建国等23名被告人涉黑案等一系列涉黑恶案件中,都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其中通山法院审理的程金柱等人涉黑案,全案18名被告人一审均表示认罪认罚,无一人上诉,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嘉鱼县法院审理的被告人黄大洋、王永伟等人涉黑案,共15名被告人和2个被告单位,涉及6个罪名15起犯罪事实,案情复杂,审理难度大。陈荣在指导该案审理过程中,多次参加案件协调会,深入了解案情,主动与一审合议庭一起讨论、解决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庭审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案一审庭审网络直播浏览量达120余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图为陈荣到实验外国语学校开展普法宣传
她是“法官妈妈”,用爱浇灌未来
“感谢法官妈妈,给了我重生的希望,让我可以参加高考。”得知法院判了缓刑,自己能顺利参加高考,平时沉默寡言的小谢喜不自禁。
去年,失足青年小谢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案件上诉到市中院后,承办该案的陈荣发现,小谢是一名高二学生,事情发生后,悔罪态度良好。“小谢最近学习很努力,测试成绩从以前的40多名一下子跃居到了前10名,很有希望考个好大学。”小谢的老师反映。鉴于小谢是未成年人,且悔过态度良好,陈荣综合考虑后,决定给小谢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将一审判处的实刑改判为缓刑,小谢得以参加当年的高考,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用法教育孩子,用爱浇灌未来”是陈荣一直坚持的理念,她还经常深入学校、社区向未成年人普法。
“法官妈妈又来了。”2021年12月1日,陈荣和她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团队来到咸宁市外国语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同学们兴奋地围着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在这里,陈荣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这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
上法治课、协助老师辅导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发放各类法治宣传册……这是陈荣一直坚持做的事,为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撑起了一把防御防护的绿伞。至今,陈荣和她的团队已开展各类普法宣传40余场,发放宣传册6000余册,累计受教育逾8万人次。
既是扫黑除恶战场上铁面无私的“铿锵玫瑰”,也是孩子们眼中温暖贴心的“法官妈妈”。20多年来,尽管成绩斐然、荣誉满身,陈荣始终静水流深、初心不改,她始终坚信:国徽在上,法袍在身,天平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