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文锋在咸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作《关于2025年上半年工作暨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咸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锚定“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奋斗目标,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其他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全力服务保障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2025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1—5月,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31115件,同比上升23.3%;结案19484件,同比上升8.4%。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2293件,同比下降10.5%;结案1412件,同比下降19.4%。
(一)发挥审判职能,助推平安咸宁建设。审结刑事案件938件,判处罪犯1248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常态化排查司法领域风险点,严防涉诉极端案事件发生。
(二)展现司法担当,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支点建设行动”,妥善审结涉企案件4746件。紧扣全市“加快构建‘5+4’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战略,市中院牵头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等4家单位,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职能 助推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实施意见》,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依法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45件,5个县市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率达100%。向市政府报送行政审判白皮书,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今年5月,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现场会在咸召开。
(三)践行为民宗旨,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积极推广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等示范文本应用。妥善审结家事、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案件2105件,调解率51.6%,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联合市委平安办发布全市万人成讼白皮书,推行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召集人,市直16个部门共同参与,县市区比照运行的诉源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让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四)加强科学管理,赋能审判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均衡结案,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院庭长办理案件11949件,阅核案件4154件。推行“每月一研判、两月一会商、每季一调度、半年一画像、年终一考核”的案件质效管控工作机制,全市法院16项审判质效指标进入或优于最高人民法院设定的合理区间,6项指标位居全省前五。
(五)聚焦素能提升,锻造过硬法院铁军。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积极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训、廉政家访等活动。连续四年举办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庭长示范班。大力实施“五优工程”,营造对标先进、勇争一流的工作氛围。市中院机关提拔领导班子成员2名,提拔、交流中层正副职干部9名。
(六)坚持阳光司法,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梳理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收到代表委员建议提案18件,已办结10件,在办8件。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依规依法履职。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联合召开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网裁判文书2483件,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904件。
2022年以来执行工作情况
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78091件,结案70946件,执行到位金额116.5亿元,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逐年上升,案件终本率、平均结案时间逐年下降,执行质效核心指标均进入或优于最高人民法院设定的合理区间。
(一)坚持制度优势,促推执行工作齐抓共管。积极争取党委重视。始终把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作为解决执行难的根本政治保障、最大制度优势,市委常委会将“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纳入其年度工作要点。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执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参与调解、见证执行1695人次。认真落实监察建议,对标对表市监委提出的监察建议,制定13条具体措施狠抓整改。
(二)坚持精细管理,促推执行事务规范透明。规范执行工作流程,出台执行工作流程管理规定,细化执行案件全流程操作规范,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与责任人员。优化执行工作模式,深化执行事务一站式窗口建设,完善执行权运行模式,建立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推进执行工作公开,通过智慧执行APP共接收当事人留言、反映线索、意见建议582条,回复率100%;通过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直播执行行动17场次,累计115.3万网友在线亲历见证、点赞助威。
(三)坚持机制创新,促推执行质效有效提升。深化执源治理,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实施办法,推动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有效衔接配合。强化保全作用,在全省率先出台建立财产保全一站式服务中心实施方案,有效促推“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优化执行联动,联合市公安局等单位出台执行联动工作实施办法,实行“365天+24小时”值班备勤模式,推动“执行110”实体化运行。
(四)坚持严管厚爱,促推执行队伍精干过硬。充实执行工作力量。选优配强执行局局长、执行庭庭长关键岗位“一把手”,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人员达169人,较2021年增长17.4%。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带领全体执行干警到咸宁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啃噬》,向每一位执行干警印发相关人员的悔过书,逐字逐句、汲取教训、得到警示。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常态化对执行工作实行“一案双查”,全市法院共开展“一案双查”93次,追责问责36人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市法院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其他各项工作提档升级”,重点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高站位推进法院工作;二是坚持高质量服务中心大局;三是坚持高要求践行司法为民;四是坚持高效能攻坚执行难题;五是坚持高标准加强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