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共话成长▏张师傅指导我“格局决定全局”

2020-08-12 09:55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636

1_编辑_编辑.jpg

2_编辑.jpg

7月29日,咸宁中院召开导师制座谈会,“前浪”“后浪”齐聚一堂,师徒共话成长。一起来看看第五对师徒的对话吧!

法官师傅指导我“格局决定全局”

前浪

师傅:张宏(市中院立案一庭庭长)

市中院党组推行青年干警导师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资深法官在思想政治、职业品德、司法经验、司法作风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和帮带作用,为青年干警成才把好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一晃眼徒弟陈超雄与我结对一年多了,他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法院人”的过程。他工作中好学、爱专研、思维活、不推诿、肯吃苦、进步快;他时时能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起到模范作用,给大家留下了好印象。通过结对教导,陈超雄的政治素养、司法办案、群众工作、审判管理、综合协调、调研文秘等能力也都得到了较快的提升。

我自担任“导师”后,一种师道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强烈地认识到“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教好“徒弟”,自己也要加紧学习和充电。也希望陈超雄一定扎根人民法院,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找准定位,早日成为审判岗位业务骨干,成为咸宁中院发展的中流砥柱。

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接对指导法官履责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除了让指导法官和青年干警双向测评外,还将专门对指导法官和青年干警进行组织测评,确保青年导师制持续发力。

后浪

徒弟:陈超雄(市中院审管办法官助理)

2019年举办的全市法院法官助理培训班上,倪院长指出“青年干警是法院的希望与未来,是法院的诗和远方”。从“正确处理五对关系”到 “做一个有梦想有作为有担当有素养的青年”,倪院长时刻将青年干警放在心中。我连续三年参加了“五四”青年座谈会,深切感受以倪院长为首的院党组对年轻干警的关心关爱,备受感动和鼓舞。

年轻干警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可塑性强,但受人生阅历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普遍存在“社会经验少、政治敏锐性不强、审判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提高年轻干警的综合素质和司法水平,促进法院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院党组高瞻远瞩、长远谋划,创造性地提出“年轻干警导师制”,并出台了文件规定。

去年8月26日,我们举行了首轮聘任导师颁发聘书仪式,我有幸成为审委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张宏的弟子。在这里,感谢院党组为我选择了一位十分优秀的导师。

其实早在2017年我到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以来,张宏法官就已实际成为我的导师。在张师父的带领下,我从发一份明传、写一份通报、印一份文书开始,慢慢学习熟悉审判管理工作。

第一个关键词:“认真”

“态度决定工作成效”,从张师父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么是“认真细致”。一是体现在他的育人态度上。他就像学生时代的一位严师,肩负院里给他的“传帮带”任务,工作上手把手指导,生活中也时常关心,该鼓励时鼓励,干得不好的时候也会严厉批评,他没有考虑那么多“得失”,只是想着要把我带好。二是体现在工作标准上。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做什么要像什么,做出来的东西要像个样,绝不能闹笑话”,所以再小的一个会议或活动,我们都制作了工作方案,尽量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制作的每一份文书和材料,我们都极尽校对之能,通常都是“再修改、再校对”,几经反复,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极少出现错别字和错误标点,格式和排版也是精益求精。

第二个关键词:“思考”

他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思路清晰”是他给我的真实感受。几次工作中我遇到困难感觉无法继续的时候,他总会帮我系统分析,根据原因逐项提出应对策略,一番盘点下来,困难迎刃而解。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每次经过他的手修改的材料或工作方案,总是能够准确表达出我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弥补工作方案中的漏洞,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表达精准、便于记忆,让我看了眼前一亮。他善于思考,就像他对“六大”活动的解释一样:首先学习理论,然后调研实情,开展讨论,最后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思路,推动工作落实。一番解释下来,“六大”活动已然入脑入心。

第三个关键词:“格局”

“格局决定全局”,他常常对我讲,做工作要有大局观,审判管理办公室是院党组的参谋助手,要善于超前谋划,要站在全院乃至全市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领导出谋划策、解决问题,才能将工作做在前面。他也常常告诫我,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受累,就是要多做事、做自己不会做的事,以干促学,同时自觉抵制案件当事人等各种诱惑,稳神定心,一定能够迅速成长,稳步前行。几年来,审判管理办公室未发生廉洁问题,我们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依法办理每一个案件,及时分析全市法院审判运行态势,忙碌而又充实。在院党组的领导和张师父的带领下,咸宁审判管理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法院表扬,2018年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在这里,感谢张师父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导。

今年5月,按照院党组的工作安排,张师父从审管办轮岗至立案一庭。得知消息的最初几天里,我的内心一直有点恐慌。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了几年,都有了深厚感情,突然的人事调动,不太适应。二是本领不强引起心慌。主要表现在对张师父的依赖性,对审管工作缺乏深入系统思考,分析数据和研判能力不够,欠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导致起草审管综合材料的能力不强,观点单一,深度不够。

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将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补齐能力短板,认真履行岗位职位,力争不辜负组织的关心和导师的期许。最后,再次感谢院领导对我们的关心爱护,感谢张师父对我的谆谆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