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代浪潮奔涌,司法使命在肩。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 “干部素质提升年” 部署要求,激励广大干警在服务支点建设中主动担当、奋勇争先,咸宁中院党组立足司法职能、锚定发展大局,决定在全市法院推进实施“五优工程”。
自“五优工程”启动以来,已成功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沙龙、集中改稿、成果评比、主题演讲比赛等10余项活动。不仅让 “五优” 理念深入人心,更在全市法院营造起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司法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践孕育思想,交流凝聚共识。今天起,“五优工程”大家谈栏目正式开篇。在这里,深耕一线的干警将分享 “五优工程” 实践中的鲜活故事,深耕业务的骨干将畅谈能力提升的成长感悟。向积极者学习,与积极者同道。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本文作者:李佳璇
赤壁市人民法院官塘人民法庭庭长
荣获全市法院“争先进位迎国庆 走在前列担使命”主题
演讲比赛决赛一等奖
司法的温度
秋风送爽,华章日新。我们满怀崇敬与豪情,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76载风雨兼程,76年春华秋实,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更是一部法治成长的编年史。在这场伟大的征程中,法治,是鲜明的印记;公正,是始终回荡的声音。作为一名基层法官,“践行法治梦”并非遥远的口号,它是我日常工作里的点滴,也是我们法院人争先进位、走在前列,深入实施“五优工程”的生动实践。
2023年,我来到法庭工作,彼时,我遇到了基层工作的一大难题——裁判难。
我曾受理过这样一起抚养费案件。一对夫妻十年前离婚,约定四岁的儿子小颜由男方抚养。2024年6月,小颜突然高烧不退,引发了重症肺炎和脓毒血症,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高额的医药费更是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丈夫只好以儿子的名义将前妻告上法庭。庭审中,双方剑拔弩张,面对前夫一家的指责,前妻怒火中烧,言辞激烈。
从法律上看,这只是一起简单的抚养费纠纷,我一纸判决就能结案。但,看着曾经的亲人关系困在冰点,年幼的孩子生命危在旦夕,出走的前妻生活陷入困顿,我不能,更不忍,若强行判决,只会让两个家庭陷入更深的痛苦与隔阂。践行“五优工程”,从来不只是案结了事,更要承载案件背后的社会责任和人间冷暖。我决定再调解试试。“孩子生病是离婚后出现的重大变故,爸爸的诉求也是合乎情理的。”“妈妈其实一直想看望孩子,但你们搬家了,她找不到。”“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孩子的病治好!”
经过反复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时,母亲眼神坚定,“法官,你放心,既然承诺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把这笔钱凑上!”
当一家人的手再次紧紧相牵,当小颜虚弱苍白的小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深知,作出裁判并不难,但如何通过裁判去修复关系、去化解矛盾,以“如我在诉”的共情,把“司法为民”的温度传递出去,才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给弱者以希望,让无力者有力,这正是我们法院人落实“五优工程”、践行使命的追求,毕竟,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时间转眼来到2025年,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刚刚结束产假重返岗位,我体会到了另一种难——平衡难。
上周,我正在给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的当事人进行调解,手机突然震动。是幼儿园老师:“孩子突然发高烧,哭着要妈妈……”我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三点三十五分,距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对面当事人的声音突然变得遥远,我恍惚看见儿子蜷在病床上,小脸哭得通红。“李法官?”书记员轻声提醒。我猛然回神,发现自己指甲已经掐进了掌心:“抱歉,您继续说。”跟着艰难地回了老师三个字:“找爸爸……”
调解结束时,窗外已经暮色四合。我抓起包就往外跑,连制服上的扣子崩开一颗也顾不上捡。待回到家,儿子已经退烧了,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皱着眉头看着我制服上缺失的扣子,在他的“百宝箱”里找了好久,终于,他拿出一枚星星贴纸,“妈妈,”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我把星星贴在你衣服上,这样你加班的时候,星星就会代替我保护你。”
月光透过纱窗洒进来,法徽与贴纸在夜色中交相辉映。我抱起儿子,忽然明白法律条文与人间温情从不是对立的——就像我此刻怀里的孩子,既是我最柔软的软肋,也是让我在这条司法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铠甲。
站在法庭门口,我们望见的不只是庄严的国徽,更是千万个期待的眼神。当我真正把自己放进当事人的故事里,我明白,法治的温度,不在于法条的堆砌,而在于司法者是否愿意以心换心。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一个走进法院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里,不仅有明断是非的天平,更有守护人间烟火的温情。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法治征程前途似锦。何其有幸,生于无数次逆境中跌倒却依旧精彩绽放的新中国。“心有所向,路必不远”,让我们相向而行、携手并进,以“五优工程”为牵引,在争先进位、走在前列的实践中砥砺前行,定能在双向奔赴中,让点点法治星火,燃遍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