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法院“1+1+N”模式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金钥匙”

2021-09-08 16:02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9月2日凌晨,湖北赤壁陆水湖饮用水保护区山里人合作社养殖场,一辆满载200头羊的红色卡车驶离合作社大门,前往下一个合适的安置点。“是赤壁法院的努力,让我们彻底关停了这家养殖场,守护了赤壁人民的水源。”该市湿地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

1.jpg

2.jpg

3.jpg

4.jpg

今年8月27日,山里人合作社违法养殖,被赤壁市环保局发现,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赤壁市法院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的法官在办案中发现,山里人合作社曾于2016年因违法养殖被强制执行,当时虽基本关停,但因涉及几十位合伙农民的切实利益,该合作社一直没有彻底停止养殖,规模呈扩张态势,并多次回避监管部门的检查。

“我们愿意配合关停,可是几百头羊,直接处理了,我们合作社也就垮了。”该合作社负责人廖焰山对前来调查的法官诉苦。一边是35万人的饮水安全,一边是合作社的“生死”,如何处理这样的“两难”局面?

赤壁市法院会同环保部门、湿地管理处、陆水林场对该合作社重新养殖的痛点、全面关停的堵点、搬迁转移的难点展开深入调查,并迅速启动环保执法联动机制,加速推进该社关停转场经费、养殖补偿、安置场地等难题的协调解决。8月29日,赤壁市政府、法院召集7家相关单位举行专题会议,理清部门职责,落实关停各项事宜。

“多亏你们从中全力协调,比起冷冰冰的责令关停的强制执行,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更能让我们老百姓接受。”合作社的农民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据悉,山里人合作社曾是该市养殖规模最大、搬迁难度最大的养殖场,它的彻底关停也意味着环湖非法养殖成为历史。在此之前,该市已成功关停环陆水湖流域所有餐饮和污染企业及几乎全部的养殖场所。

作为湖北省首批10个基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法庭,赤壁法院在环资审判工作中探索出“1+1+N”模式,引导各方力量形成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的合力,强化环境资源纠纷多元化化解。

“1+1+N”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法院机关,法院要求全体干警牢固树立环保意识,既发挥职能,强化环境资源审判,也要“治病救人”,秉持善意执行理念,坚持刚性执法与人文关怀并重,有效平衡执行力度和执行温度之间的关系;第二个“1”是指发案单位,法院积极帮助发案单位找准症结,提高法律意识,协助打通问题的难点堵点;“N”则指案件涉及的其他部门,该院充分利用联动机制,与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大格局。

今年以来,该院实行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统一环境资源案件审理,4月份赤壁生态环境保护庭挂牌以来,已成功审理环境资源保护案件4件,“1+1+N”模式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