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看法庭】小案子实现大调解
——看崇阳白霓法庭如何息诉止争

2022-03-17 15:17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浏览: 992

编者按:

如果说人民法院打开的是一扇公正司法的门,那么,人民法庭打开的则是一扇司法为民的窗。作为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人民法庭无疑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也是人民法院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青春年少,还是银丝垂鬓,一代代基层法官,立足人民法庭这片沃土默默耕耘,心怀信念,笃志前行。

咸宁中院微信公众号拟开设“走,一起去看法庭”专栏,记录人民法庭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提升基层司法水平,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倾情展现法庭法官努力做到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赤诚情怀。

今天的这篇推文为记者在崇阳县人民法院白霓法庭采写的《小案子实现大调解——看崇阳白霓法庭如何息诉止争》。

图片1.jpg

白霓位于崇阳东部,历史悠久,是崇阳县第二大集镇。杭瑞高速、106国道穿境而过。古镇中清一色的青石板和青砖黛瓦见证了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的繁华。位于古镇的白霓法庭6名干警服务辖区两乡两镇,66个行政村。服务辖区版图面积约占全县38%。如何破解辖区面积大、人口多、范围广、社情民情复杂、案件数居高不下、案多人少难办的被动局面?白霓法庭将6名干警分成两个标准化审判团队,实行“1:1:1”(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工作模式调处纠纷,完善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 小案子大调解,用心描绘出一幅家和美、邻和睦、村和谐的和合图景。

巡回法庭调解陈年旧账——老哥俩感情又回来

图片2.jpg

△图为程鹏翔法官巡回审判刘氏兄弟案

“大哥,这事是我做得不对。”“阿弟,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2021年9月7日上午11时许,崇阳县白霓镇某村委会院子里,年过七旬的刘氏老哥俩终于冰释前嫌,长满老茧的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当日,崇阳县法院白霓人民法庭的“巡回法庭”在这里开庭,成功调处一起通行权纠纷案。看到一对同胞老兄弟握手言和,在场旁听的村民们鼓掌称好,“巡回法庭”主审法官程鹏翔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这对同胞老兄弟结怨由来已久。原来,刘氏弟弟从小过继给亲叔叔,叔叔去世后,弟弟得到了叔叔留下的老屋房产继承权。兄弟两各自成家后,在县里某单位上班的刘氏哥哥看到弟弟生活困难,决定帮弟弟一把,邀弟弟一起做生意,没想到市场行情多变,几年下来兄弟两人的生意亏损严重。严重的债务致两兄弟及各自家人反目成仇,多次因利益纠葛发生矛盾纠纷。2021年7月,两老兄弟因房屋隔墙而居的通行权问题再次发生纠纷,并致两家人多年的积怨集中爆发,两个老兄弟对簿公堂。

解铃还得系铃人。通过走访村干部和刘氏兄弟的亲戚朋友,程鹏翔了解到刘氏兄弟虽然有矛盾,但亲情还在,而兄弟两的家属结怨太深,两妯娌互不相让。

“矛盾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解决分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找准矛盾的焦点后,程鹏翔分别找刘氏两兄弟“说情”,要两人各自做家属的思想工作,并向两人宣传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道理。与此同时,程鹏翔三次登门分别聆听刘氏兄弟妯娌的“心声”,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规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氏兄弟两妯娌的心结终于解开了。随着案结事了,刘氏老哥俩的感情又回来了。

 

小门锁引发大纠纷——老支书紧皱的眉头舒展了

图片3.jpg

△图为程征法官(右一)上门调解案件

“程法官快请坐,要不是法庭这么三番五次来调解做工作,我好心为村民们办事还落不到一个好名声。”2022年2月23日,在崇阳县路口镇雨山村新建的“绿苑新村”小区卫生室,73岁的丁国章老人激动地说。

雨山村位于崇阳县大山深处,山高路陡,村民世代都想走出大山。几年前,借着国家精准扶贫好政策,村老支书丁国章牵头,带着33户村民整体搬迁到路口集镇公路边,建起了“绿苑新村”小区。

没想到过上了城里人生活的村民,却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原来,在建“绿苑新村”小区时,为方便33户村民安装新居防盗门,在征得大伙的同意后,丁国章老人领着另外3个村民在一家防盗门专卖店定制防盗门(每户两扇防盗门,总价81840元),丁国章老人和另外3个村民垫付了20000元定金。

可33套防盗门安装好后,余款却迟迟未付。防盗门专卖店老板一怒之下将丁国章老人和另外3个村民告上法庭。

原来,防盗门安装好后,村民们普遍反映防盗门锁及拉手质量低劣,有不少已损坏,故拒绝支付购门款。丁国章老人和另外3个村民好心办了件坏事,后悔不已。

法官程征受理该案后,了解清楚此事的前因后果后,多次找原告(防盗门专卖店老板)协商,原告终于同意将原购门合同总价调为75000元,4被告(丁国章和另外3个村民)将购门款收齐后向原告支付30000元,原告收款后为村民更换防盗门配套的锁芯及拉手,待全部锁芯及拉手更换完毕后,4被告支付余款25000元。

然而,当丁国章老人和另外3个村民再次向村民收防盗门款时,一些村民还是不肯付,致使协议无法履行。

今年2月23日,程征再次到“绿苑新村”找村民沟通,晓之以理:这次如果再调解不成,法庭就只能判决结案了,到时大家就只能按原合同约定的价格付钱,而且门锁和拉手问题还得不到解决。

看到程法官为这点小事不辞辛苦来回调解,村民们心里过意不去,认为法官说的有道理。于是答应在3天内把防盗门款付清。

以真心换真情,以耐心平怨气,以诚心化纠纷。白霓法庭每件小案子实现大化解,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全庭全年审终各类案件515件,调撤率约60%。程征谈到:“官司不在大小,纠纷不在难易,人民法庭工作处理的事看起来都很琐碎,但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只有真正放下身段,换位思考案件双方当事人的诉求,才能在家长里短、邻里邻外的矛盾纠纷中当好裁判者的角色,做好各类调解工作。”

近年来,白霓法庭围绕打造“特色法庭”的目标,积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强化诉非衔接,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实现社会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由于成绩突出,2021年白霓法庭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