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徐姗:既是追梦者,也做圆梦人

2019-03-12 08:41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1.webp.jpg

自2016年11月起,我有幸在咸宁中院这个大家庭中学习、工作、成长。从初出校门到现在,变化的不仅是地理坐标和生活状态,从懵懂无知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法院人,这期间我的思想认识、角色定位、业务技能、社会阅历都在悄然经历着诸多转变。我想用“三个什么”(见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将要做什么)来做一个梳理。见到了什么

这里工作紧锣密鼓,一年365天,除去节假日,庭审、接待当事人、合议及其他常规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无论是审判业务部门,还是综合部门,都是以积极主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这里学习热情高涨,各项培训活动时常举行,还有法官讲堂,让资深的法官把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办案经验、办案技巧传授给我们。这里文化氛围浓厚,走在咸宁中院的办公区域内,随处可见写着法言法语的标语画作,青年干警的读书分享会定期举办,拓宽了视野,净化了心灵。这里注重劳逸结合,新增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室、阅览室等文体活动区,为大家开展各种兴趣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注重劳逸结合,不仅强健了大家的体魄,更振奋了法院人的精神。

二、学到了什么

人们常说学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法院何尝不是有着这样的功能。

2018年3月,我被安排在民二庭从事民事审判的辅助性工作。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经验丰富的法官和资深书记员,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较快的适应了民二庭的工作。法院工作特别注重“传帮带”,不断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取经,才能迅速适应繁杂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在民二庭的工作和学习,我体会到了“三种精神的养成”。

一是人文精神的养成。司法的温暖来自法官的人文精神,把人文精神融入审判工作中,把枯燥、僵硬的法条变成温暖而有人情味的法律适用,正确妥善地处理每一个案件,才能达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二是科学精神的养成。法官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眼光、科学的思维,去审视案件、审查事实真相,找到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像科学家那样不断去寻找某一类案件自身所蕴含的规律性,然后去正确运用法律。三是职业精神的养成。法官职业精神是司法公正的灵魂和根基。职业精神要求法官拥有坚定的职业信仰,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职业操守。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仰望法治的星空,成就法律人的梦想,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三、将要做什么

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青年一代,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院人,也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更多的心血。

我将秉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信念,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在政治修养上有担当,勇作政治的明白人。其次,在忠诚履职上有担当,勇作公正司法的践行者。第三,在严于律己上有担当,勇做作风的正派人。第四,在积极进取上有新担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作为新一代法院人的我们,应该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时刻谨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