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500公里,通城法院首例微信庭审当庭结案

2018-07-20 17:38
来源: 宣传科
作者: 宣传科

7月18日,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通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在青海的原告岳某某与在通城的被告张某某,借助微信可以聊天、视频的功能,审结了一起原、被告相隔2500多公里的买卖合同纠纷。

案情简介

原告岳某某与妻子在格尔木新亿商场专售手机,经常从被告张某某那里批发手机。2015年1月,岳某某向张某某预定了一批“万米”牌手机,并在与张某某商定价格后,给张某某汇款9160元。岳某某后要求再订一批,并于同年3月又向被告汇款11160元。张某某收到汇款后并未向岳某某发货,也没有返还所收汇款。在张某某完全拒接电话的情况下,岳某某于2017年11月向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某返还20320元,并支付利息2651元。

后来没想到

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受案后,张某某就管辖权提出了异议,后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将此案移送通城县人民法院审理。当此案承办法官告知原、被告开庭时间后,原告以所在地距离通城县2500多公里,路程遥远、交通不便,提出了延期开庭的要求。

法官出对策

案件承办法官考虑到原告从所在地来通城开庭不仅要花费一笔不少的路费,还要耽误大量的时间,便与被告代理人协商,建议原告利用互联网,以微信视频的方式确认身份及证据,再通过微信或电话来沟通意见。

顺利开庭了

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一场相距2500多公里的买卖合同纠纷顺利在微信上开庭。因双方争议不大,案情也比较简单,法官当庭就作出了判决。

 现如今,微信已走进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活,通城县人民法院也在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为相隔甚远的双方当事人化解纠纷,不仅能够减轻当事人诉累,还能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拓展司法为民的广度和深度,通城县人民法院在路上……